中国总书几年一选?
中国作家的作品入选诺贝尔文学奖评选,按说应该是三年一个遴选周期。但是考虑到中国作家协会是1979年才成立的,那么从新中国成立开始计算,到第一个五年计划结束(1953-1957年),这五年应该是一个遴选周期。当然,这个说法肯定是不严谨和完整的,仅供大家参考。 事实上,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作家协会确实是代表中国向诺贝尔文学奖提出过两名作家人选——茅盾和巴金,但是未能成功。
我比较好奇的是,如果新中国早期提出人选能成功的话,那么后续的历史会不会被改变。我想在现代文学史上,新文化运动中出现的“左联”作家群体可能是被忽略或被淡化了的部分。如果鲁迅、郭沫若等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恐怕他们的作品在世界文坛上的影响力绝对不亚于泰戈尔或是加缪。而且,如果鲁迅能提前获得诺奖的话,那么他很可能活不到1936年,而他的生命历程也会因此发生改变。
当然,这些不过是想象而已……
科举制度中的会试每三年在京城举行一次,各省的举人,包括监生和贡生,均可报名参加。参加会试的人称为“乡贡”,考中的进士称为“贡士”。
明清两代,每次会试的录取人数都不固定。明洪武四年录取100人,永乐十三年(1415)录取355人。清代少则50人,多的达588人(雍正三年,1725)。一般都在200至300多人之间。贡士录取后,于下月再参加殿试。
殿试亦称廷试、御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策问一题,要求以对策的形式作详细的阐述,称为“殿试策”。殿试亦实行逐级淘汰:一甲取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又称之为三元)。二甲取二、三名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第一名赐进士出身仍称传胪或胪元(殿试第三名亦可称胪元,因第三名有探花之称,故第二甲第一名称“传胪”)。三甲取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第一名称接武(清代改为“艳榜”)。
一、二、三甲通称为进士,在当时是“天子门生”。所有殿试合格的进士,都由皇帝亲自发给进士及第(一、二、三甲通称)金榜,并由礼部主持,在长安(唐、宋)或北京(明清)的曲阜(孔庙)和阙里(孔林)举行“释菜”庆祝仪式,进士向这二处的孔圣人的牌位献上蔬菜以示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