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海珠广场是哪个区?

糜禹泽糜禹泽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珠水夜潭”,这个夜晚,除了有“一江两岸三桥夜景”可赏,还有“天字广场”“北京西路”“海珠广场”三个特写镜头——“珠水夜潭”的拍摄点其实就位于珠江边上。 而这三个特写镜头,都是在同一个地点、以不同角度拍摄的——那就是今天已经颇为少见的西关大屋建筑群。 说起西关大屋,它是近代广州城最有代表性的建筑和最具人气的地标之一。

它最初是在明代万历年间出现的,清康熙年间得到发展。它之所以叫“西”关大屋,是因为当时的广州城是沿着旧城西边的城墙建造的,所以这一大片地区统称为“西城”(也就是今日的长流河以南、中山路—惠爱中路以东、宝岛路以东、沿江路以北);而“边”指代的就是城墙,“大屋”则是指当时当地人把这种建筑形式称作“大屋”。 到了清代,这里的“大屋”越来越多,逐渐成为颇具规模的建筑群体,并在光绪元年(1875年)修成贡院后,成为当地最热闹的地区。

不过,就在上世纪20年代,随着新中国的诞生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启动,这一区域遭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打击。 由于这里很多民居都建于清末民初,属于典型的广府建筑风格,且数量众多、面积广阔,在1953年被正式确定为广州市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时,它的命名不是别的,正是——西关大屋。

曲凡民曲凡民优质答主

海珠广场是广州城市新中轴线的北起点,它将沿江的旧海珠涌和中山纪念堂北面的西湖路—起义路一线,贯通新河浦、北京路、天河体育中心、珠江新城以及广州塔,形成城市空间景观的主轴线。海珠广场附近的东有惠福美食花地美食城等餐饮,西边有华宇大酒店,北方有南方大厦王府井百货,还有即将开放的太古百货。海珠周边还有海珠大剧院等文化场所。

海珠广场从1958年建成开始,其名字一直沿用“市一中广场”。当时,海珠广场的面积为10151平方米,中央有个足球场般大的喷水池,四周建了四座中国式的“镬耳”牌楼。牌楼上的题字分别为“风行”、“云行”、“电行”、“星行”八个金黄色大字。牌楼两旁植有8棵大树,池底衬有瓷片。池水从池底小孔喷起,高达5米。当五六十个孔一齐喷射时,就像开了四团彩花。

后来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该广场以“广州革命史迹陈列馆”改名为“广州革命传统教育馆”,不久又改为“广州革命讲用馆”。1967年4月该广场再次更名为“红卫广场”。1983年7月1日,该广场正式命名为海珠广场。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