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怎么吃好吃?

方艺晓方艺晓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 元宵、汤圆,虽然都是糯米做的,但是区别很大——北方的元宵,是滚出来的;南方的汤圆呢,则是包出来的。 2 做元宵的过程其实比较有趣,先是把馅料切成小块,然后扔进装满糯米粉的笸箩里来回翻滚,一边滚一边加糯米粉,直到变成圆圆的形状。这个过程有点像滚雪球,只不过雪是干冰,而元宵是馅料。

3 因为是滚出来的,所以元宵的形状比较饱满,口感也比较实,吃起来会有点黏牙。而且由于没有皮包裹,元宵的馅料比例会更高一些,味道也更加浓郁纯正。

4 而汤圆就复杂多了,要先把馅料压成扁圆状,裹上一层糯米粉成了外皮坯子,然后用手指按出一个小洞,再把所有的外皮都捏到一起,包成一个球形。这个“捏合一气呵成”的动作非常考验手艺和耐心。我试过好几次,不是皮太厚了就是馅露出来了…… 5 正因为有了这层“外衣”,汤圆的口感比元宵更顺滑,也更容易嚼烂消化。

6 但是!因为这一圈皮的阻挡,馅料的比例被极大地压缩啦!如果元宵是8:2的话,那元宵大概是7:3左右吧~ 也就是说,吃同样的重量,汤圆能吃到更多馅儿哦(当然,汤圆本身也更重些),是不是超划算~

7 所以啊,还是汤圆比较符合我的口味嘛~~不过,元宵也有个优势,就是个头大呀~每次去超市,我都只能买两袋,三袋四袋都吃不完……但如果是汤圆的话,一袋10只根本不顶用啊,最多吃两次就没了QAQ 于是,每当这时候,老妈就会从抽屉里翻出一个神器——塑料袋装汤圆专用小碗…… 这样一扣一个准,完美!哈哈哈哈哈哈哈

禄雅嘉禄雅嘉优质答主

先声明,我不是卖汤圆的。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个答案: “吃汤圆”。 我想问大家,你知道“吃汤圆”是怎么来的吗? 这要从宋朝说起。那时有一个诗人叫辛弃疾,他有一首《青玉案·元夕》。

南宋有个词人姜夔写了一篇长一点的《踏莎行•元夕》。两首词都写的是上元节(元宵节)的事。 其中“金吾不禁夜”“宝马雕车”是讲正月十五那天夜间,京城不宵禁,不论男女都可结伴出门游玩; “笙歌”指的是当时在街上可以听到很多乐器奏乐的声音和人们歌声。这些都有描写当时的欢乐场景的意象。

现在的人,大概已经很难想象这种情形了。 但我想说的是,在当时那个时代,这是一种常态,这时的社会没有贫富之分、没有阶级之分——大家都一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出生的时候,我家里也没有电灯,更没有电视机和冰箱。但我们还是可以在夜晚出去看戏、看电影(当时电影很便宜,一毛钱一张票),去逛夜市,去跳迪斯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