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是什么五行?
五脏象五行,肝属木,肺属金,脾属土,心属火,肾属水;五脏又以心主血,肝藏血,肺藏气,脾藏意,肾藏智。此外,在人体的五体(筋、肉、皮、脉、骨)、五华(目、舌、口、鼻、耳)、五声(呼、笑、歌、哭、呻)、五气(魄、魂、意、志、神)等方面都互相配合,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五脏通过经络系统联接周身,使人体在内聚五脏的血气,在外统五官九窍、四体五华,成为一个有机整体,使各个脏器、形体、官窍之间相互协调,密切配合。任何一个人,五个脏器都是相生相克的,因此中医常通过调理五行来疏通脏器间的阻滞。
五脏与五行的对应关系是一种类比关系,不是机械的拆解关系。因为“天、人、地”是一个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和谐整体。所以,根据“以内知外、以小见大、以人测天”的类比方法,认为人体的五脏之性是和构成万事万物的五行属性相应的,都具有生、克、乘、侮的运动。
中医的五脏,和人体解剖学中的“五脏”名称虽然一样,但不是指这五个具体的脏器。在中医学的脏象理论中,五脏各有一套生理功能,和现代生理学中的五脏的机能也不相同。
人体五脏
中医的“五脏”名称
生理功能及其表现
心
即“心”,又包括“小肠”。心主神志、血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摄血于脉。小肠功能是受盛化物和分清泌浊;与心经相表里。
脾
包括“睥”、“胃”、“口”、“肌肉”。足太阴脾经络脾、散肝,络属口唇和肉。脾主统血、主运化、主升清。胃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与脾经相表里。
肺
包括“肺”、“大肠”、“鼻”、“毛发”。足太阴肺经联络鼻、皮肤、毛发。肺为华盖,主一身之气,主皮毛,主持呼吸运动,通调水道,辅佐肾司全身水液代谢。
肝
包括肝、胆、筋、目。足厥阴肝经联络眼、络肝、散足之筋。肝在志为怒,在液为泪,肝藏血、主疏泄、主怒、在体合筋,其华在目,开窍于目,其液为泪。
肾
包括肾、膀胱、耳、发、骨。足少阴肾经联络耳、肾和骨。肾主藏精、生髓、主水液代谢、司二阴开窍、主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