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美国剪羊毛事件?
当年美国国际收债和减持美债的“剪刀差”,让许多国家苦不堪言——这背后其实有着复杂的历史因缘。 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支持阿拉伯国家对抗以色列,美国宣布对两国实行经济制裁。
以色列是美苏冷战后期的战略资产,当时处于美苏争霸态势下的美国和苏联都不惜血本增强它在中东地区的力量,甚至愿意为其提供低利率贷款和高价出售军备。
在美国施压下,犹太人控制的以色列政府从1967年开始陆续从黑人定居点撤离,但并不兑现赔偿难民损失,也不在约旦河以东和巴勒斯坦地区建立阿拉伯人家园。这样的“退出谈判(withdrawal negotiation)”使双方争端无休无止。
随着美苏争霸的升级,美国越发倚重以色列作为牵制对方的一枚棋子。为了让以色列更有信心与美国同舟共济,1975年至1978年间,美国国际收债代理人先后五次与以方谈判,达成了包括未来不执行法院强制令、不没收以方在美的资产等内容的“互惠免赔协议”(reciprocal non-execution of judicial orders),使以色列成为继罗马尼亚之后美国国际债权的第二大受偿国,仅次于加拿大。
1978年底,卡特总统在竞选连任时提出,当选后要对国际债务问题做全面检讨;而他的竞争对手共和党人拿破仑·布雷顿(Napoleon Brienne)则声称,如果当选会将国际债权问题纳入谈判桌。 卡特上台后于1979年2月提出了所谓“公平负债原则”(Fair Debt Collection Practices),将国际债权问题正式列入谈判程序。按照新提出的原则,任何债务国如果不参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话就被视为违约,其债权必须清偿50%,而且利息计入本金重新计算。
这一原则实际上承认了国际债权人具有事实上的司法权,即有权直接扣押债务国的财产来还债。它为以后的“剪刀差”和美元危机定下了基调,也引发了拉美和非洲国家的集体抗议。 1980年4月,美国国会通过《贸易和促进投资法》(Trade and Investment Act),授权政府采取一系列保护主义措施,包括对进口商品征收惩罚性关税、拒绝给予外国投资者最惠国待遇等。 里根就任美国总统后,于1981年3月签署命令启动了对日本的钢铁制裁,理由是日方的钢铁产品损害了美国的利益。随后,他又于同年5月和7月连续两次签署命令对欧共体和日本的汽车产业实施制裁,理由还是损害美国利益。
经过几年的酝酿,美国最终于1985年和16个发达国家达成了一项为期5年的国际税收协定。根据这项协定,发达国家的公司给发展中国家的公司提供贷款或者赠款用于基建项目时,可以把它们的海外利润汇回国内而不必支付高额所得税;而对那些没有签订上述协定的发展中国家,美国又威胁要进行经济制裁。
至此,一个围绕债权问题的博弈网络终于形成了:美国首先利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贷款权限要求借款国接受其条件,当某些国家不服从的时候便进行威压,同时辅以贸易报复。对于美利坚合众国而言,这是一套完美无瑕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