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原因?
20世纪80年代初,不少国家和地区在完成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工业化之后,纷纷投入资金,发展以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为核心的经济,由此形成了亚洲地区的高速增长。例如80年代,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泰国、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的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10%。这一势头保持到90年代前半期,而且泰国、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增长速度超过“四小龙”,成为“亚洲新四虎”和举世瞩目的“经济增长奇迹”。但是这轮经济增长的周期也同时给有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埋下了隐患,其具体表现是形成了房地产过热和债务增加。
在泰国,1995年的土地价格比1993年上升77%,曼谷一些“黄金地段”的房价上升了4倍。马来西亚和印尼的情况与泰国相似。与此同时,1996年,泰国的外债比1990年增加2倍,印尼增加70%。外债的增加主要是用于发展外向型的制造业和房地产业。这些地区出口的增长率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例如马来西亚的出口增长达到277%,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84%。因此,资金的使用和去向越来越集中在少数几个部门和行业。这样就形成了产业部门之间发展的严重失衡和经济过度依赖外贸,即经济的脆弱性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