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没有球探?
有啊,我就是一个。 我是做足球青训的,现在主要的工作就是四处寻找有潜力的球员,然后把他们招募到我们的足球俱乐部来;当然,也有球员自己来找我的,大部分是我之前认识的,或是我从别的渠道了解到之后,跟他们的家人或老师联系的;还有一些是其他俱乐部的经纪人推荐过来的。总之途径很多。
但我并不是职业的足球运动员出身,刚开始做这一行的时候,也吃过不少苦头——因为不是专业出身,所以一开始很多球员并不认可,甚至瞧不起我;而且作为业余选手,和那些踢了一辈子球的职业球员相比,在选才方面的眼光和能力也都差很多……幸好我比较勤快,也还算幸运,认错了不少球员,也错过了不少球员(我不在乎错过伯乐的名声,我只在乎能否真正选出有潜力的小妖),算是勉强及格吧。
国内目前从事青少年足球培训的机构很多,水平也是参差不齐。有的只是为了挣钱,根本不注重人才培养,而有的则完全就是为了培养顶尖人才,不惜投入巨资;至于我所在的地方,属于后者。所以我们虽然是一个小的不能再小的培训机构,但培养出的优秀球员也不在少数,甚至还有被中超、中甲球队相中的。
我觉得我这算半业余的吧……毕竟我不是职业的足球运动员,平时还要工作。而我认识的一些职业的足球经纪人,他们在选才方面的能力确实很强,很多被他们看上的球员最终都能进入职业联赛。当然,他们也有不少失败的案例,不过失败的原因不在选才方面。
我所了解的,或者说能接触到的,中国的球探是非常少的。很多年前,有一些经纪人会到各个城市去看比赛,像我们那时踢甲B、甲A,他们也都会去。但那个时候呢,这些“球探”主要是为了挖掘一些女足球员,他们想把一些好的女球员介绍去国外,像美国、瑞典那些国家,因为国外的女足水平较高,工资也高一些。但这样的球探就只有一两家,人也比较少,而且我也没有接触过。至于挖掘男足球员的,几乎没有。
其次,现在的青少年比赛和我们那时相比,无论是场地,还是技战术,差别都非常大。现在的青少年比赛,场地非常小,对抗强度、技战术、攻防转换频率也要高得多,所以说,通过一场青少年比赛,要评判出一个球员是否具备好的潜质是非常难的。而像国外,球探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而且非常专业化,他们可能连续几个月、半年、一年,紧盯1-2个孩子。然后呢,他们可能先从低级别联赛开始,再一级级往上走。这样的方式,我觉得比较适合。但在中国行不通,中国的青少多年龄段联赛没有,比赛非常少,你要像国外球探一样,一盯几个月甚至一年,那成本太高了。
第三,中国的球探缺乏专业的评估体系,或者说还没有成型的体系。在西班牙,对球员的评估有非常完善的体系,包括身体素质、跑动距离、阅读比赛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心理素质等很多指标,而且这些指标都是量化了的,有非常完整准确的数据可以分析出来。但在我们这儿,这方面做得非常非常不好。我见过的国内的评估报告,就只是非常简单的对球员一两句描述,非常粗线条的。
总之一句话,中国的球探缺乏专业的体系,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持,缺乏长期的赛事观察,所以说,中国的球探和国外相比,差距还非常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