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五行属什么?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是古人根据物质在自然界中的不同形态对五种物质的归类,并非真正意义上的“五”行(现代科学证明宇宙是由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构成的)。且五行之间有相生相克的关系,这种关系同样适用于人体,因此五行也用来描述人的身体状态和疾病状况。 现在临床上应用最广泛的五行学说,是建立在中医基础理论之上,用五行说明中医学中所涉及的人体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药物疗效等。 具体来讲,将人体结构分为五脏、六腑、肢体关节、孔窍等五个部分,其中五脏为心神、肝胆肺胃肾,对应五色青赤黄白黑;六腑为三焦小肠大肠膀胱胆食道(食窦),对应五味苦甘辛酸咸;四肢关节、孔窍为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五官,还有五个脏器所在的位置及五个经络的终点。
五行还用于解释生理功能,如五脏主藏精而化气,运化水谷,化生血液,滋养四肢百骸;六腑传化饮食,吸收营养,排泄废料。 五行的相生相克用现代语言讲,是指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规律性。对于人体则是指机体各组织结构之间,以及各种生理过程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肝主疏泄,脾主运化,二者相辅相成,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和水液代谢;心主血脉,主神明,肺主治节,三者缺一不可,共同完成血液的正常运行和机体功能活动。 中医还将五行的属性应用于药物分类,以五行的属性推断药物的功效,指导临床用药。
如温里药多归属于热的性质,可用于阳虚病证,因“阳化气”,阳虚则体内阴气相对过盛,出现虚寒的症状,故温里药可“暖下”,恢复阳气,平衡阴气的虚极;清热药多具有凉润之性,主要用于热证,是因为“凉能清热”,“润可生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