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的颜色有哪些?
五行与五种基本色有密切关系。 水,黑; 火,红; 金,白; 木,青; 土,黄。 五种基本色的来源,说法不一,有的说来自星象,据说是:天玄而水黑,地牝而土黄,天崇明而日月象焉,故为丹为素,地安宁静而万物形焉,故为玉为金,天光曜而火炽然,故为赤为兵;地气静而草木生焉,故为碧为青。(见《汉书·律历志》)这是用象征说来解释五行色。
还有一种看法是把五行色和五色相联系来解释。如把“木”解作青色、“火”解作赤色、“金”解作白色、“水”解作黑色、“土”解作黄色。这实际上就是把五行与五色合在一起来了。这种见解见于《吕氏春秋》高诱注中说:「木居东方,东方色青,故曰‘木’青也;火居南方,南方色赤,故曰‘火’赤也;金居西方,西方色白,故曰‘金’白也;水土杂处中宫,中官不具五色,故‘水’‘土’不分。」这种说法虽然未必可靠,然而说明五行是取象于颜色的,却是有力的证据。
在汉代的方术书里,还讲到一种所谓正色、旁色的问题。认为纯者为正,杂者为旁。如《论衡》里说:「天地之性,人为贵;五色不用其正,乃为杂色。夫青、黄、赤、白、黑,五时之正色,合之为五龙,分为五大行。……五行者,一阴一阳,互相隐耀,参伍不失,天地之道也。阴阳者,五时之长短,四时所出入也。」又讲:「夫五色不善者,正黑为恶,旁皆杂色。善者,黄、赤为正色,青、白次之;黑、青为乱色,不得为正。」这些话大体上同于《史记·天官书》所说「正色」的话,即所谓「从横不正,谓之荒色」「五色不备,名曰乱纪」的意思。
五行正色说,是附会自然界的道理来论证政治上的主张,它的目的是为了宣扬封建统治的道理,所以很能打动当时人。东汉张衡在〔四愁诗〕里就用了「美色为正色」的说法。但是五行本是从社会性质这个根本原因产生出来的思想体系,它并不以色彩的美丑为标准去区分五行的善恶,因此五行所说的五色也不是只取其中哪一种作为标准色。例如《淮南子》说的「五色不出则不得见众色之美」,就说明了这一点。可见五行所用的色彩并不是专以某种色彩为主,它是根据某种自然界或人们生活中的实际现象为根据的。 古代五行说很多,最著者是《尚书洪范》所说的五行。今文家以金、木、水、火、土为五常(见後),古文家又以五事、五常、五官、五帝等等配入五行之中。这些学说在后代流传下来,影响很大,但都不完全符合於原始的五行说。 以上所述五行所用的色彩,只是古人在实践中所得出的结论,并没有经过严格的科学考验。而且五行所用的五个基本色也并不一定是固定的,例如后世往往将五行配以四季的颜色,这样就是绿色代替了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