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阳的是什么?

殷秋晨殷秋晨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就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现在也说是五个基本粒子) 它们是世界的本源,称为“元素”。 五行的每个属性都具有两个特点: 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界中各种现象进行长期观察后得出的结论: 阴阳是互相影响的: 阴阳是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化生的: 我们可以得到五行属性与阴阳属性的关系如下: 金:阴中有阳,阳极变金; 木:阳中有阴,阴极变木; 水:阴盛阳微,形成水; 火:阳盛阴微,形成火; 土:阴阳平和,土生万物。 在中医里,五行的每一个属性还可以进一步划分,如木分阴阳,阳虚为肝,阴虚为胆;土分阴阳,阳土为脾,阴土为胃肠……这里就不赘述了!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以上只是五行学说的主要内容,古人还认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属具有阴阳之分,即各有阳性、阴性之分;而且,它们彼此之间还有相生相克的关系——这就是五行学说中的“五德”——仁义礼智信。其中,“德者,得也。五行之理,得其道则成物,失其道则坏灭”。古人认为,如果某种行为违背了五行相生的规律,就会遭受灾祸。 当然,这是古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世界本原的一种阐述,现代科学的观点早就推翻了这种纯自然的解释,但中医确实采用了这种五行学说来解释人体的生命活动。于是,问题就来了… 比如,我们常听说“燥邪伤津”,这里的“燥邪”属于阳邪,那么它怎么还会伤到人体里的津液呢?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其实,“燥邪伤津”是针对秋令而言的。《黄帝内经》里说:“故秋气者,百病之风始也。”也就是说,秋季容易导致多种疾病的发生。而古人发现,在秋天容易发病的人群里,除了小儿、老人外,患伤风感冒者也多见,并且这些病人多有口干舌燥、干咳少痰等病症表现。

中医认为,燥邪易伤津液,伤津则口舌干燥,而咳嗽咯痰是人体排除体内毒素的一种方式,当体内有燥邪时,人就会通过咳嗽的方式排除体内过多的粘液,也就是痰液。这样一来说明,人体内出现了阴阳失衡的情况,而治疗就应该使人体内阴阳恢复平衡的状态。

姚彦西姚彦西优质答主

木、火、土、金、水合称“五行”。其实,“五行”本是古人对木、火、土、金、水等五种物质属性的概括。把宇宙万物分为五类,用以说明世界万物的起源,描述事物属性,阐释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并用它来说明人体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形成了中医学中独特的思维方法。中医的五行,是一种特殊术语,不能与天文学中的具体行星“五 行”相混淆。

在五行属性中,有阴阳之分,即木火为阳,金水为阴,而土居于中,分阴阳二面。每一行各有不同的五行特性。1、木曰曲直。曲,弯曲。直,挺直。曲直是木的形态,引申为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于木。2、火曰炎上。炎,即是热烈。上,即上腾。向上、上腾为火的形态,引申为具有温热、升腾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于火。3、土曰稼穑。稼:种植谷物;穑:收获谷物。稼穑本为耕作,引申为万物生长、繁衍的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即归为土。4、金曰从革。从,顺从;革,变革。从革是指金的机械性能。引申为具有清洁、肃杀、收敛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为金。5、水曰润下。润,滋润;下,向下。润下是水的流动常态,引申为具有寒冷、沉降等特性或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归为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