汐字五行属什么的?

扈德华扈德华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从易经中产生。中国古哲先贤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种基本物质所构成,分别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相互组合、相互促进、相互消耗并相互制约。其属性分别为阳、阳、阴中、阴中之阳、阴。在天为气,在地为形。其中木性主升,旺春,色青而味酸,有条达之象;火性主明、主显,旺夏,色赤而味苦,有炎上之象;土性主化,旺季夏,色黄、味甘,有坤厚之象;金性主肃杀,旺秋,色白、味辛,有降敛之象;水性主浸润、流通、沉静,旺冬,色黑、味咸,有空灵之象。五行之说还被用于解释四季冷暖、天气与地气的关系、宇宙与人的关系,认为人体亦包括五脏、六腑、六精、五体、五官和九窍。而相生和相克是中国五行说的重要概念。

五行相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五行相克: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木、火、土、金、水”是古籍中通常用来指称五行的五个字。五行除了可以单独使用以外,还可以两两相生、两两相克。另外,五行还分别对应着五方、五色、五脏等等不同事物,或者说五行可以在不同事物之中表现出来。从《尚书?洪范》到《汉书?五行志》和唐代以前的典籍都无关于五行产生次第的记载,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在所著《太极图说》中讲:“五行一阴阳也,阴阳一太极也”,第一次把木、火、土、金、水五种不同次第称为五行,宋徽宗时所颁历法也承继此一系统。然而,南宋理学家朱熹却在注释《尚书?洪范》中说:“水生,以水生木也。火,既生土也。”朱熹这里把五行说成是五气而主张五行相生。明清时期把五气相生说制度化,自此历代历法(凡六十余部)皆以此为五行次第。因此,现在人们所熟知的五行次第是“水木火土金”,一般会忽略了五行的另一种次第“木火土金水”。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