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可以中止吗?
中止是因发生特殊情况暂停履行合同,等待情况发生变化再继续履行合同。实践中,有时会出现因客观情况发生变化,借款人需要暂停偿还贷款本息的情形,例如,借款人负伤住院治疗,或因经济体制改革,贷款人、借款人发生分立、合并,或发生破产、歇业、倒闭等情形。为允许当事人在特殊情况下暂停履行合同,以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本条对合同的中止及中止的后果作出了规定。
当事人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或者由于双方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依据的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而不能履行合同的,在情况得到确认后,经贷款人同意,可予中止履行合同。这有两种情况:一是由于发生了不可抗力,不能执行合同;所谓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克服、不能避免的客观现象,例如战争、严重自然灾害等。二是由于发生了双方在订立合同时依据的客观情况的重大改变,不能继续履行合同。所谓客观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是指由于发生了使合同的基础不存在或者动摇,再履行合同将显示公平,而双方当事人又未能就变更合同达成协议等情形,例如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
经贷款人同意,债务可以中止履行,双方重新确定履行合同的期限,如果不能重新确定履行合同的期限,则暂停履行合同,在暂停履行期间,债务人不用承担违约责任,如果由于暂停履行合同,使债权人遭受损害,债权人可请求人民法院裁定恢复履行原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