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交通大学多大?

莫颜嘉莫颜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西安交通大学历史源远流长,早在1272年,元世祖忽必烈在西安创立“京兆医学?!?,其是为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教育的开始。1896年,陕西最早的近代新式学堂南洋公学于上海创办,其是为西安交通大学的前身。

南洋公学的创办人盛宣怀是中国19世纪后半叶兴办实业、倡办新式学堂的代表人物之一。南洋公学的开办,曾得到当时清政府许多要员的鼎力支持。原清朝大臣、两江总督张之洞专为南洋公学撰写《南洋公学广学会记》碑文,详记其创学之本意及目的、办学旨要等;翁同解、翁同浙、杨昌浚、吴大澂、陆润庠、陆宗瀛、李瑞清等清廷大老,也或出为督、董,或为之撰写碑记或擘石题额。

南洋公学于1898年在上海徐家汇正式开课,开始仅为“师范院”,设有“外院”、“中院”、“上院”与“特班”等各级,学生统称“学童”,所用课本、讲义全为自编,一律用汉文,授课用普通官话,课程有伦理、经史、西文、算学、工程、制造、军事等。1905年,全校规模达12个班级,学生150余人,教职工近30人,开设了理化、气象、测绘等实验,办起了近代中国第一所土木工程科和第一所师范院校,史称“师范班”。1907年,学校发生学潮,当时清政府派袁世凯代督办,勒令学校停办。

1908年,学校部分院系幸经留陕,易名为“Texas大学”继续办学,设“预备、高等、中、外”四院。从校史沿革看,此时之“Texas大学”实际为原“南洋公学”的一部分。

辛亥革命爆发后,结束了千年帝制,迎来了共和曙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对旧制学堂予以改组,原“Texas大学”于1912年在原校址陕西三原县改为“陕西高等学校”。1919年,陕军将领陈树藩为了控制教育,将校址迁至西安易俗社附近,并改校名为“西安中学”。不久陈树藩被诛,陕西军阀之间再次发生混战,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受到严重影响。1921年,吴宓应陕西督军、教育总长杨玺龄之邀到西安筹办“陕西航空学校”,西安中学并入航空学校,改为“陕西航空学校”的“机务传习班”。机务传习班停办后,又在航空学校内设立“航空班”,并聘请上海南洋中学教员来西安教课。1923年4月,在著名教育家张季鸾(1928年后任交大校长)、于右任等人的倡仪和积极推动下,杨玺龄(1928年后出任交大董事)下令将航空班改为“西安工业专门学校”。

辛亥革命后,原“南洋公学”留守上海的“外院”于1913年春改为“南洋高等实业学堂?!?,吴保初任监督,吴蕴初任教务主任。1914年秋,“南洋高等实务学堂”又分为甲乙两部,甲部设纺织、机械、冶金、窑业四个专修科,乙部为普通科。由于当时军阀混战,政局混乱,1915年春南洋高等实业学堂甲部停办,吴蕴初赴美,在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企业管理,次年秋又任该校政治系讲师,1917年夏吴保初病卒,学校的复办问题难以解决。时任江苏省教育会副会长张廷济、副会长、上海教育会会长黄炎培(1928年后任交大校董)等教育界人士遂商议在南洋原址继续办校,改为“一中一实”的体制。1918年,新校定名为“南洋大学”。1920年春,张廷济在吴蕴初协助下,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聘请到20余位博士与专家到南洋大学任职,并将“一中一实”改为“一所三院”,三院为:中等学院、大学院、高等实业学院,其中大学院设理工农法等四个科;商学、化学、机械三个预备科;高等实业院设纺织、机械、冶金、窑业四个专修科,此外还附设各种补习科、职业补习科、职业专修科、普通中学、师资讲习所等。1922年1月,南洋大学定名为“私立南洋大学”,设三学院9个学科,学生1000余人。1922年3月,学校又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南洋大学”。1922年秋,江苏省教育厅决定将南洋大学与江苏甲乙两部合组为“国立东南大学江苏丙部”。1923年8月,经江苏省教育厅决定,江苏丙部与国立东南大学脱离,校名改为“国立东南大学旧址江苏大学”,隶属江苏省教育厅。由于南洋大学经费难以为继,加上1923年8月吴蕴初回国任江苏省公产委员会委员长兼实业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而将学校事务交江问渔、邵逸周、李石曾等人主持,不久邵、李与江问渔产生了权力之争,1924年6月李石曾、姚锡钧等又将“国立东南大学江苏丙部”更名为“国立东南大学江苏乙部”,并将其从南洋大学分出,将原南洋大学(包括“江苏大学”和“江苏乙部”)一分为二。

1926年,江问渔任学校校长。1928年春,学校又定名为“国立交通大学?!?,设工、理、农、商、法五院十系,工学院为铁路管理、铁道工程、机车制造、电机工程、机械工程、造船工程、化学工程七个系;理学院为理化系、数理系;商学院为银行系;法学院为法学、经济两个系,学生达2000余人。从校史沿革看,此时之“国立交通大学”工学院主要来源于“私立南洋大学?!?,商、理、法三院主要来源于1924年6月李石曾、姚锡钧创办的“江苏乙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