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行中谁克谁?
五行的生克制化是阴阳学说在五行学说的具体应用,也是生命活动规律在五行中的具体反映。所以,学习五行生克的本质,就必须同时学习阴阳。只有掌握了阴阳的原理,才能理解五行生克的真正内涵。否则,就会像盲人摸象一样,只能得到片面的认识。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是人们认识世界和解释世界的思维方式。《论语·泰伯》中说:“易,阴阳合德,以阳为主”(汉朱熹集注:“阴阳,天地之气也。……故曰‘阴阳合德’),这就是说,天地万物是由阴阳二气结合而成。
虽然阴阳的概念很宽泛,似乎任何事物都可以有阴阳性质,但古人还是将其分为两类:其一是属于物质的;另一是属于精神的。物质层面的阴阳,用《周易‧乾》中的话来说就是“大哉乾元,万物资始”(宋程颐注释:“此卦位西北,纯阳之象。万物生于混沌未分之际,得此刚健之资,故大哉。惟此为善,所以能生生不已。”);精神层面的阴阳,用《周易‧坤》的话来说就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王弼注:“地势坤,君子应地形之厚重,以致其慈厚广博,容载万物资生矣。”)。阴阳是有其具体的含义的。
了解了阴阳的本质,再来理解五行生克就容易多了。因为五行其实代表着五种气质、性质,它们分别是:木、火、土、金、水。这五种物质形态,分别对应着两种阴阳属性:阴与阳。五行其实就是阴阳的二五之和,即:一阴一阳之谓道,两者各占25%的比例,合在一起便是100%。
由于阴阳是不离不分的,所以五行也就没有固定单一的性质了。它或者是阴阳均衡,或者是偏于阴阳之一。阴阳均衡则五行平和,偏于阴阳之一则五行偏亢。 《黄帝内经》中说到五行生克的时候,用的词不是“相克相侮”而是“胜复”。这是非常形象生动的用语。如同战争中“克”与“复”的关系。被“克”的一方得到了补充,力量增强了,原来“克”的一面就转回来“复”了对方。所谓的相生,实际上就是阳长的过程;所谓的相克,实际就是阳衰的过程。只不过这种消长是平衡的,所以最后的结果仍然是阴阳均衡。
但是,如果某方过于强大,超过了正常的比例,那么这种相对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过强的阳会把另一方吞噬,所谓“消渴”、“痈疡”皆在此;弱的一方得到了帮助,力量加强了,反过来就会把强的一方制服,所谓“肝病能传脾,脾虚又致肝郁”、“实脾可以祛肺寒”皆在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