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革新型企业有哪些?
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永葆青春活力、始终走在时代前列的制胜法宝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思想上的自我革命 1927年,在中共五大上,陈独秀被撤销了总书记职务。 原因何在? 陈独秀作为党的创始人之一,对党和人民事业有着巨大贡献。但是,他犯了严重错误。
1926年的中山舰事件后,他对大革命失败的责任认定开始偏颇; 武汉国民政府枪杀瞿秋白引起的反对声浪中,他又站出来为蒋介石辩护…… 事实上,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酝酿到实施,陈独秀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后来,他又领导了皖北农民起义,成为我党领导下最早举行武装暴动的领导人之一。
1928年,在六大上,即使被撤销了党内一切职务,陈独秀仍然当选为中央委员,并在会后赴莫斯科参加共产国际第六次代表大会。 然而,就是这样一位功过是非都有定论的历史人物,却受到来自共产国际的严厉批评——“陈独秀失去了作为一名伟大的革命家的意义,变成了一个动摇不定和毫无原则的人……” 面对指责,朱德、周恩来等联名向中央提出意见:“我们应高度评价陈独秀的历史功劳,不应该忘记他是党的一大召集人和党的创建者之一。” 不光如此,陈独秀的晚年生活也十分凄苦。 抗战时期,他的两个儿子因为参与延安整风运动而被送回原籍,在狱中双双病死。 解放前,他在成都旧居内贫病交迫,靠卖字为生,一度身无分文,甚至连看病的钱都没有。
1942年,毛泽东在延安高级干部会议上谈到陈独秀时说,他的一生“是有很大意义的”“他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有他一个人足够了”…… 这不仅是毛泽东对陈独秀的评价,也是党对陈独秀的最高评价。(二)坚定信仰,不忘初衷——组织上的自我革命 从一大到二大,从四届二中全会到古田会议,我们党多次调整机构、进行整顿,保持了自己干净纯洁的底色。
尤其是三湾改编,以共产主义作为党的一切活动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把党组织建立在人民群众之中,实行政治领导,保证了党的团结统一和行动一致。 1927年,面对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我党没有慌乱,反而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这就是组织的力量! 同样是在这一年,面对国民党右派分子威胁要“清党”,叶挺率部击溃军阀张作霖,使党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
随后又率先在南昌发起武装暴动,为后来的秋收起义、广州起义、井冈山根据地打下了基础。 1928年,在党的六大上,邓恩铭等人发言批评了党内存在的左倾冒险主义和右倾机会主义,正确指出了当前我党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在组织建设问题上,六大认真总结了过去党的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了著名的“四个服从”—— 个人服从集体、少数服从多数、下级组织服从上级组织、全党各个部分共同服从中央,从而保证了党在组织原则上的高度集中统一。
(三)立行立改,勇于担当——行动上的自我革命 1935年1月,遵义会议召开,实际上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内的领导地位。 原因何在? 当年,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面临被包围的危险,博古等人在前线向中共中央报告称部队情绪十分高亢。实际上,当时广大指战员最愤愤不平的是指挥上的失误以及物资分配不公等问题。 正是遵义会议集中解决了党内所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改变了党的领导层,从而扭转了红军长征初期的被动局面。
1937年年中,八路军一一五师在师长林彪率领下进入山西晋东北,开展游击战争。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战局依然不利。 这时,作为师政委的罗荣桓力排众议,主张撤换林彪,由徐向前代理师长。 一一五师因此转败为胜,并由此奠定了在华北战场上的优势。 1937年底,罗荣桓又奉命来到延安,准备前往太行山新四军支队任副支队长。临行前,毛泽东对他进行了长时间谈话,内容涉及战略、政权、经济、政治、组织、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自我革命精神,党不断纠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从而始终保持旺盛的革命斗志和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