栐字的五行属什么?
“栐”字在五行中属木,它是由“广”和“永”两部分组成的,可以理解为宽广的长久。 《说文》中解释“栐”为“檀木”,段玉裁注云:“今人谓屋柱为檀,即古人所称檍也。”《尔雅·释木》中也提到过这个称谓:“檍,檀也。”《礼记·檀弓下》中提到的是“梁”,也就是房屋中的横梁,也可以指代所有的柱子;而《庄子》中有“楩楠之林”,这里提到的“楩楠”就是现在所说的樟木、楠木,也都是建筑中常用的木材。可见“栐”的本义就和房屋的建筑有关。
由于“栐”和“永”发音相同,所以后来“栐”就用作“永”的异体字了(在古代,两个字还经常被混淆)。《楚辞·离骚》中有:“路漫漫而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蔓蔓”形容道路很长,很遥远的样子,这里的“蔓”就是指长长的道路。《古诗十九首》中有:“一路渐近,君何怅然?”其中“一路”就是“遥遥”的意思,指的是路程很远。所以从偏旁来看,“永”和“咏”都是“言”旁,说明它们的词性都与言语有关——“咏”是唱,用言语歌唱,而“永”是从言语中延伸出来的,它的本义其实就是“长久地谈论”。
由“言”及“永”,我们不难发现,古代的先人们对“时间”是非常敏感的。因为“永”通“詠”有“唱”的意思,所以它常常用来指代歌谣、诗歌等文学形式。曹丕《燕歌行》中有:“倡优在侧,歌舞怡乐。”其中的“乐”字正是“yue”,与音乐有关的词语往往都要带上“月”字边。李白《忆秦娥》中的“箫声咽”,杜甫《曲江二首》中的“穿花蛱蝶深深见”,都是“yao”的声音,这些都是借“月”暗示“音调悠长”。 “永”还有另一个读音“yong”,用这个读音的“永”一般表示水名,如永济、永嘉、永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