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带动有哪些指标?
这个问题太宽泛了,我按照自己理解尽量回答一下 首先,要定义什么叫做“带动力”(因为其实这个概念本身就很模糊);然后,需要区分这种“带动力”是微观层面的(比如某一特定组织、团队或者个人)还是宏观的(某个行业甚至社会层面);最后,再看不同层次上如何衡量这些“带动力”。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对“带动力”进行明确的定义——这里采用“推动力”的概念(与“驱动”类似,但更强调外部因素对企业行为的推动作用),并将它分为三个层次:个体带动、团队带动以及企业整体带动。所谓企业的“带动力”,指的就是这三个层次的“推动力”所发挥的作用大小。
考虑到目前大部分学者对“带动力”的研究都聚焦于个体和团队两个层次,因此接下来主要介绍这两个方面的研究文献。 对于个体层面的“带动力”的研究文献较多,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Hitt等人认为,创新是一个不断突破边界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知识不断被创造、更新和扩散,而领导者可以通过个人魅力、个性特征以及其他可控制的个人特质来影响这个过程[7]。Kouzes和Posner则从道德层面的角度来探讨领导者的影响力,他们认为,领导者对追随者影响最为深远的并不是权利或是资金,而是领导力中的道德要素,道德上的感召力是引领一个组织实现其使命的最强大的力量源泉之一[8];Latham等则认为,领导的影响力取决于其所能激发出的追随者潜能的大小,而这种能激发潜力的能力在于领导者为下属设置的高标准和高期望值[9]。
对于团队层面的“带动力”,Kouzes和Posner认为,有效团队的五个特征分别是:强烈的愿景、清晰的目标、公正的规范、必要的资源和恰当的领导,这五项特征在每个有效的团队中往往是并存的并且相互依赖的[10]。而Gioia和Porter则把具有战略意义的企业特色称为“核心元素”,并将他们归纳为四种类型:技术/产品领先、成本领先、目标顾客关注以及独特营销,并进一步指出,能够同时具备以上四种核心元素的竞争者往往是最具有竞争力的[11];Senge则更为具体的提出,要实现从优秀到卓越的转变,需要构建四个有机组成的群体:学习型组织、高效能个人、密切合作的团队和拥有坚定信念的领导者,并在其中引入螺旋上升的理念,以使这四个方面互为依托,相互促进 [12]。
对于企业整体层面的“带动力”,一些学者从宏观层面进行了研究。例如Cantor等人就研究了在开放经济下,国家间差异的资本流动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发展问题,他们的研究表明,一国的资本流出了不仅会影响本国的发展,也会通过对外国投资的影响而对其他国家产生作用,进而引起全球范围内收入分配不均等问题[13];而在国内层面,黄俊等人则通过实证分析发现,企业创新活动的开展会受到政府扶持力度的影响,并且在促进创新的过程中存在递减效应,即当政府扶持力度较小或者适中时,企业创新活动会对政府的扶持力度较为敏感,而当政府扶持力度较大时,企业创新活动对政府的扶持力度不再敏感[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