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金为什么那么贵?

房大宁房大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题主的问题可以分为两个部分来看,一部分是中国黄金为什么那么贵?另一部分是为什么中国没有像样的高端首饰品牌? 中国地大物博,黄金资源丰富,产量高且价格低,为何买的黄金还是贵呢? 这个要从1887年清光绪十三年始建自冶厂说起... 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清廷命令李鸿章在北京创办“金矿总局”,并将原设在奉天的“奉天金厂”迁至北京,改名“京师金厂”。随后又命山西巡抚李盛锋在山西太古成立“晋丰泰”矿局,采掘黄铁矿,提炼黄金。这是中国近代官方开办的第一个金厂。 从清末民初一直到抗战爆发前,中国的主要金厂有直隶(今河北)的“开平矿务局”所属的“赤城金矿”、湖北鄂城“崇阳金矿”、江苏溧阳“上兴埠金矿”和“无锡金石矿业公司”及湖南“茶陵煤矿公司和金矿厂”等。 这些官办或准官办的采矿、冶炼企业,由于技术设备落后,生产工艺不规范,加上管理混乱,存在大量腐败现象,致使黄金开采量低,质量差,价格低廉,根本无法满足社会的需求,甚至连军需都用不足。于是,中国传统的金饰加工行业便脱颖而出。 在旧中国,能够生产出优质黄金饰品的只是少数资本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外国企业和民族资本家开办的企业。他们控制了我国的黄金加工市场,给消费者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财政十分困难,为了振兴工业,恢复经济,新政府于1950年和16个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海关税则协定”,授权有关当局根据进口商品的需要核发特别许可证。 一些国家和人民政权以低价供给我国稀有金属和有色金属,以换取我外贸部门签发出口货物证,换取外汇。当时,每枚英镑约合5块银元,而一枚银元约折合0.8克纯金,也就是说一英镑相当于4.32g纯金。

虽然我国进出口贸易中用外币(美元、法兰西银行券等)支付的能力要超过用白银或黄金支付能力,但毕竟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铸币费用,所以还是以平价购买比较合算。 然而到了1953年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这年1月,苏联政府宣布不再供应我国机器设备和各种有色金属(铜、镍、钨等),仅以低纯度(只有6%左右)的黄金代替。苏联出售给我的那些机器设备,技术已经陈旧,很多已无法使用。

同时,苏联还以低于出厂价的价格,将废铜、报废汽车等的炼铜设备卖给我国。 这样,苏联就变相地增加了一般等价物——黄金在我国际贸易中的比重。因为,我们既没有足够的货币支付苏方的债权,又没有足够的硬通货购回需要的商品,只好大量购买其黄金。据统计,从1953年到1956年底,我国共向苏联购买了700吨黄金,平均每年购金170余吨。

另外,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对中苏边境实行海上封锁,日本又紧跟美国步伐,限制对中国出口。在这情况下,中苏边界的满洲里-二连浩特国际铁路通道和同江-哈尔滨水路运输线成了输往内蒙古自治区和东三省物资的主要通路。为此,1950年至1954年间,东北三省共输出粮食197万吨,肉类67万吨,煤炭5900万吨;内蒙输出了535万吨粮食,570万吨煤。

这些货物运输中,有相当一部分是要用黄金支付运费的。 据统计,从1950年到1958年,我国大约输出2500万盎司(约合7.75吨)黄金,年均输出量为190多万盎司。 如此大量的黄金出口,自然会影响国内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纠正这种不平衡局面,1958年以后,我国取消了进口稀缺矿产和原材料时以黄金支付的做法,代之以人民币或者外币支付。这样,我国的黄金市场才得以关闭。

子凤鸾子凤鸾优质答主

中国没有黄金产出这一说法并不正确,中国其实也有着丰富的黄金矿藏。据估计,我国黄金的远景资源量和可查明资源量均在1.6万吨以上;按资源储量/产量计算的资源保障程度也有120年之多,可以说我国的黄金资源量是相当可观。

然而,和美俄等世界大国相比,我国仍是一个黄金资源稀缺的国家,我国人均黄金资源量只有0.12克/人。我国黄金矿产主要分布在山东、河南、福建、辽宁、甘肃等11个矿集区内,探明储量最多的省份为山东、河南、辽宁和福建。资源稀缺,使得黄金价格本来就处于高位。

其次,国家管理也导致了我国的黄金价格相较其他国家或地区较贵。目前我国对黄金交易采取“人民银行主管,多层次市场并存”监管体制,人民银行主管但不允许商业银行开展黄金业务,黄金业务都由专业黄金公司承担。并且,我国对于黄金的管理规定多,流通渠道窄。这些因素无疑给黄金的交易设置了“高门槛”,会加大交易成本使得价格上扬。

此外,国人对黄金的认可态度也是导致我国金价上涨的因素之一。和其他国家和地区对于黄金持看跌态度不同的是,中国人对于黄金普遍是看跌或观望的态度,这就使得黄金难以流通。

当然,最重要的是国际市场的黄金价格。受国际黄金市场垄断及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国际市场的黄金会通过上海金交所传递到中国内地,使得两地金价联动趋同。并且,国际金价普遍较高,这也对国内金价有一定的牵制作用。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