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五行中属什么?
五行,木火土金水,只是单纯的记五行生克,是不够的,必须要结合天干再来分析。 因为地支的六合,三合,三会不是单单影响一个五行,它会影响整个八字。比如说子亥一象,寅卯一象,辰丑未土像,申酉一金像等,它们都是整体影响八字全局的。 在论命的时候不能单纯地看某个天干,或是某几个地支,而是要看这个干支组合之后的五行性质会发生变化。 比方说日柱干为甲木,地支是寅木,这个甲寅组合之后,就不单是甲木,而是乙木了。(甲寅=乙) 又如年柱支为午火,月柱支为巳火,那么在这个五行的宫位上就存在相火了。(午、巳=丙丁) 再比如时柱干支为甲寅,那么在这个时辰就有甲木和寅木,而在另一时辰干支是庚午的话,那么在这个时辰就有庚金和午火,这就是两个不同的五行了。所以古人论命非常强调时柱的作用,就是因为时柱干支可以构成新的五行。
在结合流年运势,就能非常精准的分析出流年对于八字的影响力度了。 举个例子:甲午年,甲属木,午属火,流年干支都属火。那么这一年对于八字中有午火的人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看看午火本身在八字中的地位如何,如果八字需要火,或是火在八字中处于关键位置,那么流年干支火就有利;如果八字不需要火,或火在八字中处于无用之地,那么流年干支火就容易坏事。 其次再看看午火的源头,也就是月柱中所含的五行情况。比如月柱天干透出的五行是水木,而地支隐藏的是火土。那就说明此年既有水木之利,也有火土之灾。具体哪个占优,就要观察其他地支的情况来综合确定了。 最后还要再看看午时后有没有帮扶的五行出现,如果有,且有利于命主,那么这一年的运气就会更好些。 这就好像我们看人一样,不能单纯地去看某一个方面,而是要综合分析其长相,身材,背景等等多方面因素。这样才能得出相对准确的结果。
在“五行”中,木、火、土、金、水五者相互资生的关系,即“五行”相生。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依此类推,“五行”相生为什么有“克”的关系,是基于五者又相互制约着彼此,此为“五行”相克。
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克的次序是: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这两条规律是互为因果、互相补充的。因为生中有克,克中有生,只有这样,整个系统才是协调的、有条不紊的、稳定的。
五行学说将人体的五个脏器:心(君火、臣火),肝、脾、肺、肾分别赋予“火、木、土、金和水”五行元素并以此为纲,与自然界相应的五方(南、东、中、西、北)、五气(热、风、湿、燥、寒),五化(暑、春、长夏、秋、冬)、五色(赤、青、黄、白、黑)、五音(徵、糸[无竹旁]、宫、商、羽)、五臭(焦、膹、腥、香、朽)、 五味(苦、酸、甘、辛、咸)、五液(汗、泪、涎、涕、唾)、五体(脉、筋、肉、皮、骨)、五华(面、爪、唇、毛、发)以及五种思想活动(喜、怒、思、悲、恐、惊)等,共二十四类事物与现象,作为五个功能系统并认为这五个系统是相互促进又相互抑制,维系人体内环境相对平衡、协调统一的整体。
“有生必有克,有克必有生”,是五行生克规律的总纲。“无生则不能长,无克则不能衡”,前者阐述了五行生克规律中的生的重要性,后者则指出了五行生克规律中克的重要性。由此可见,生和克是维持五行系统平衡的基本规律,它们之间的平衡是维持五行整体功能有序、协调的保证,任一方面的异常都会导致五行系统功能出现紊乱,而发生疾病。
从总体上描述五行相生相克的关系即为“五行生克有序”。必须指出,“五行生克有序”也是中医整体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整体观”不仅体现在人整体的统一以及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上,也体现在其整体功能的平衡上。只有“五行生克有序”,人体内五脏所代表的五个系统功能才能平衡,整体的协调统一功能才能得到正常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