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字五行属性?
这个问题,我早就想写了,一直没时间。现在终于有个理由了,哈哈~ 说到文字的五行,就涉及到“汉字”和“五行理论”两个问题。我们先来说“汉字”的问题。
目前学界对汉字的结构,一般是这样理解的: 汉字是意音文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这个结论是怎么得出来的呢? 因为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而且大部分汉字是一个字一音的(多音字的情况比较独特,我们后面讲到),所以每个字都会有它的“本义”——也就是这一个字最初创造的的意思。如果我们把每一个字都拆解开来,找出它们的部首,就可以知道它们最初的含义了。 这个过程就是“造字法”或者“文字学”里所说的“分析字形”。因为部首本身是有意义的,所以我们通过分析字形的方法就能得知这个字最初的意义是什么了。 比如“金”字旁的字与金属有关;“木”字旁的多与植物相关……等等。如果我们对所有字进行了分析字形的研究,然后建立字库,输入计算机,那么就可以进行文字的智能处理了——比如自动区分繁简、识别手写体等等。当然现在做这些的人很多,研究得最深入的当属清华大学的朱晓农教授。有兴趣可以翻他编著的《繁简字字典》。
上面所说的是汉字的结构,下面来说说文字的五行。 汉字有五行的说法源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可相别异也,初制文书,故曰‘文’……至秦越人,着针粟云,今人谓之‘笔’者,书之字也。……故曰‘字’……”这里所谓的“文”“字”的概念跟我们现在的文字概念不一样,“字”指的是用文字书写而成的文章,而“文”的概念则宽泛得多,它可以是指文字(单个字),也可以是指文章。不过古人所谓的“文”一般都指文章。
至于五行之说,则是来源于中国古代对五大元素的划分——金、木、水、火、土。后来这种元素划分法延伸到自然界的一切事物。所以在古代,只要是你所能想象得到的任何事物,都可以分成五行。这是古代一种很重要的哲学思想。
到了现代,人们已经不会像古人那样死板地给一切事物强行分类了,但人们仍然会下意识地用“五行”来描述一些事情。当我们看到“字”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给它加上“五行”的标签。而这个标签,是根据创造这个字的最初意思所决定的。
比如“大”字,由“一”“大大”构成,意思是一堆一堆的东西。堆是土,所以“大”为土。又如“明”字,由“月”“日”“一”组成,一个月有一个亮的一天,正是“火上浇油”之意,所以为火。 所以说,判断一个字的五行很简单,想想它造字的起初含义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