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属于五行属什么?
《五行学》认为,自然界的事物发展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性,即所谓“天人合一”、“万物恒动”,这种规律可用五个字来概括,这就是金、木、水、火、土,简称金木水火土,俗称五行。 我国古代思想家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五种属性,并可以用这五种属性之一表示,所以用五行来指代一切事物。如人体有五脏(肝心脾肺肾),五色(青赤黄白黑),五志(怒喜思悲忧);天气有五时(春夏秋冬四季),五谷(黍稷稻麦豆),五味(酸苦甘辛咸);音乐有五音(宫商角徵羽),医药有五味药(酸苦甘辛咸)等。
现在一般认为,自然界的五行对应于五大元素——土石铁铝碳,也就是现在的土、金属、矿物等,这显然是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重新定义了五行。其实,五行最初是与古代的技术条件相联系的。古人用火的特性来解释木生火的自然现象,把自然界中常见金属的熔点高低与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相匹配,来证明金属具有水性、木性、火性和土性的性质,即所谓的“五金”:纯金为土,精金为木,秋金为火,夏金为水,春金为生,冬金为克(消) (1) 这是以物质的存在形式和形态变化的难易程度为依据对五行所做的新的解释。
可见,五行最初只是古人建立起来的一种模型或一种符号系统,后人可以通过这个系统来认识世界,但这并不意味着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一定与五行相对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