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精准扶贫什么意思?
一是精准识别,找准扶贫对象。加强建档立卡贫困户信息调查核实,确保信息采集真实、完整、准确,为金融扶贫对象识别把好第一道关口。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政府扶贫部门信息共享,通过开展金融信用示范县、示范乡(镇)、示范村建设,引导贫困户树立守信光荣、违约可耻的信用理念,提高信用约束意识。
二是精准施策,创新金融扶贫产品。对那些已具备一定产业发展规模的地区,或产业模式清晰、市场风险较小、特色优势突出的区域,从信贷担保、贴息、风险补偿等多方面给予扶持,支持带动贫困户就业、增收和脱贫。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一乡一品、一村一业”,实施“信贷+保险、信贷+财政、信贷+产业”等增信分险措施,积极发展“整乡推进、集中投放”等批量化新型信贷模式,加大贫困地区“双创”工作的金融支持力度。
三是精准滴灌,降低综合融资成本。督促银行机构进一步加强贫困地区网点和助农金融服务点建设,加快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加强对贫困地区扶贫再贷款支持力度,专项用于支持贫困地区尤其是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扩大信贷投放,有效降低贫困地区的综合融资成本,并着力降低贫困户融资费用。
四是精准质效,提升风险防控水平。持续做好对深度贫困地区的扶贫小额信贷支持工作,切实满足有产业发展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信贷需求,提高扶贫小额信贷的可获得性、便利性和精准度。加强对扶贫再贷款用途和投向的跟踪监测,规范推进产业扶贫融资模式创新,促进金融精准扶贫贷款增量、提质、降本、防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