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资产泡沫?
从资产泡沫的定义来看,泡沫资产具有隐蔽性、风险外溢性、突发性的显著特点。
隐蔽性主要是指普通投资者不容易发现资产泡沫。一般而言,资产泡沫是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形成的,只有专业人士才能发现。美国20世纪20年代股票泡沫,以及1990年前后日本的房地产泡沫,都有明显的警示征兆,但投资者没有注意到,没有及时地做出反应。一旦泡沫形成,普通投资者很难辨识。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包装上市”的问题,很多公司上市时“业绩辉煌”,但很快就被暴露出来,投资者只能望洋兴叹,后悔莫及。
风险外溢性是指资产泡沫破裂会引起整个市场的巨大风险,不仅引发资产价格的急剧下跌,而且还会使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大量呆账、坏账。泡沫经济时代,资产价格膨胀,投资于资产的收益会大幅增加,甚至一些根本无业绩的资产也会价格猛涨,并带来丰厚利润,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者会更加热衷于资产投机,金融中介机构也会大量增加对资产的投资。一旦泡沫破裂,资产价值快速下降,投资者亏损累累,金融机构的资产大量减值,甚至破产。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以及1990年后的日本均经历了这一过程。
突发性是指资产泡沫会忽然破裂,泡沫破裂的时间难以预测。投资者一旦发现资产泡沫将要破裂,会立即抛售资产,但此时资产价格仍然会继续上升。投资者看到泡沫资产的价格仍在上涨,会进一步确定泡沫尚未破裂,继续买进或持有资产,这样资产价格会进一步上升。当资产价格膨胀到一定程度,或者遇到一些突发性事件,投资者会蜂涌抛售资产,资产价格会立刻暴跌,使投资者遭受重大损失。
泡沫资产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条件,泡沫破裂会遭受重大损失,那么投资者应怎样避免资产泡沫呢?投资者应注意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要树立良好的投资理念。投资要有稳健的观念,不要跟风,盲目地与他人一样进行投资。投资要根据自身状况确定投资组合和投资比例,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项目,不要盲目地跟随大众。
第二,要掌握资产泡沫的形成规律,了解资产泡沫所具备的特性。当经济出现高速增长、通货膨胀压力大涨时,投资者应及时了解所投资资产的潜在风险,关注宏观经济形势,对各种金融资产进行综合分析,及时地调整投资组合。投资者要利用股票的市场价值与其账面价值严重背离这一特性,通过股票重组,使股票的市场价值达到最大。当股票的市场价值高于股票的账面价值时,就发生了股票泡沫,但泡沫并不是必然要破裂的,因为股票重组后,如果经营状况良好,投资者投资股票会获利。当股票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市场价值时,会发生股票泡沫的破裂,投资者应及早卖出股票,避免因股票价格暴跌遭受重大损失。
第三,要对资产进行合理的估值,判断潜在风险。投资者要关注证券的内在价值,关注宏观经济环境,不能盲目地依赖估值的方法,更不能依赖证券投资理论。投资者应关注股票内在价值的变化,避免资产泡沫带来的损失。
从泡沫的定义与泡沫形成的条件入手分析,我们判断资产泡沫要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股票价格严重超出公司的盈利能力、资产负债状况和可预见的发展前景等基本因素,而主要随市场情绪而大幅波动,投资价值与风险严重背离。这种情况表明市场非理性因素在左右着股票的价格波动状况,股票被明显高估,存在着资产泡沫。
第二,房地产价值明显高于正常水平,房地产市场投机性购房比例上升。当房地产投资价值上涨到某一临界点,其价格就会由投资需求拉动转而开始由投机需求拉动,在投机需求的拉动下,房价开始脱离实际价值。当房地产价格严重超过正常交易价格时,就意味着存在资产泡沫,当投机性住房需求推动房地产投机膨胀到一定程度,房价上涨过快远远超过经济增速时,就说明房地产资产存在泡沫化。
第三,债券市场过度繁荣,债券供给超过其需求增长,而利率水平不断下降。债券投资价值的增长与经济增长是正相关的,如果债券的投资价值大幅高涨,债券价格大幅上涨,说明经济发展过热,存在着泡沫因素;但是,债券投资价值上涨与其利率水平是负相关的,如果债券利率持续走低,说明存在着资产泡沫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