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世界解说多人恐怖学校?

路利原路利原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大家好,近日小编听说了一件非常恐怖的事。就在我们这个美丽的大地上,竟然存在着一座万人坑。听到这,很多的小伙伴们都开始觉得毛骨悚然了。可是小编听到的这个万人坑比那些还要恐怖。这可是活活埋死了上万人的。下面就带兄弟们去看看这个恐怖的万人坑。

0591号墓穴,也叫“万寿山墓群”,是安徽省最大的一座清代大型独立家族墓。这座家族墓坐东朝西,长300多米,共有9座墓葬,墓主为沈葆桢的曾祖和祖父。沈葆桢(1795-1879),字蔼士,又字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清末政治家、外交家、诗人。历任江西巡抚、两江总督等职,同治十一年(1872年),受命督办台湾建省事宜,台湾建省后,首任台湾巡抚。

0591号墓地形图

沈葆桢主持了该墓地的修建工程,其子沈煦为了纪念,在此建有“延庆庵”,又称“松春园”。坐东北朝西南,三进砖木结构建筑,第一进门厅,第二进军享堂,第三进寝堂。建筑占地面积895平方米。1983年6月,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沈葆桢塑像

《延平文献》记载:“先君少孤,栖躬林壑……”沈葆桢幼年丧父,由母教养成人。他少年时即有抱负,“以为古人为学,必贵积于有政于心,而后可以求忠、取孝、辞荣、取宠。乃终身泊然,未尝有攀援求取,盖无意于宦达也”。

据清代沈焕龙等两次修墓所撰《沈氏坟茔记》及《沈葆桢墓碑志》记载:“其(沈葆桢)曾祖、祖父皆为显者,名位通显,财雄功伟,故不为无援,而孤孑之人,竟以力农起家。”沈焕龙在《沈氏坟茔记》中称“闽中富室,代出其门”,其从堂伯沈植文“资巨万”,其从兄沈焕文“居山阳,富埒陶、右”,其从叔沈耀文“资亦巨万”,其余诸从兄弟“皆负资为素封者”。由于祖先遗荫,家族财雄,故“寿域”极为豪华壮观。整个墓地呈梯形,上部较大,往下渐小,犹如一座小型城堡。全景区共有6座堡门,36米宽的“御道”穿墓而过,两侧砌有护墓驳岸。

进入“御道”西望

沿36米宽的“御道”往里西行,可见“葆桢公神道”两侧整齐排列着苍松翠柏,“公”字方亭矗立于道左。

“公子柏”

“葆桢公”墓位于景区中部偏北。砖砌墓门,门楣上额书“诰葬”,石碑林立于墓前。

沈葆桢夫妇合葬墓

36米宽的“御道”往东,可看见3座并列的砖筑墓室,为沈葆桢子孙“三房”的葬所。其中“中房”为沈葆桢夫妇合葬。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墓穴被破坏,尸骨散失。

1942年10月,沈葆桢墓被日军烧毁

“中房”右侧为胞弟沈葆桢的专用墓穴。东侧为胞妹沈适(沈令怡)及其夫薛焕的合葬墓。1966年“文化大革命”中,此墓也被破坏,墓内东西石象生、石马及马鞍被砸毁,尸骨散失。

景区南部为“五层墓”,为沈葆桢的祖父、曾祖及高祖父的葬所。五墓层层排列,最上层为中祖沈乾御墓,深5米,广5米;第二层为曾祖沈琯墓,深5米,广4米;第三层为伯祖沈瀛墓,深4.5米,广3米;第四层为高祖沈维焕墓,深4米,广4米。五墓皆为砖墓。五墓于1942年“皖南事变”后被村民盗掘,遗骨散失。清后期,村民在万寿山上筑坟而葬。

进入万坟区

景区的东半部为一片坟地,即“万坟区”。区内安葬着全国各地及东南亚各国沈氏来扫墓的散葬骨殖。

该墓区清代时已相当完整。从门洞进入墓区内,只见36级石阶直达墓穴。周围环列着高大坚挺的华表、石马、石虎、石狮和石羊等、栩栩如生。整个墓地,规整华贵,规模宏大。惜“文化大革命”中遭受破坏,原物已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