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放弃美国大豆了吗?
没有,只不过是美国大豆在中国市场失败了而已。 2016年,中国人买了539万吨美国大豆(+47%),进口价值148亿美元的美国农产品(+45%);2017年中国继续增购了514万吨美国大豆(+24%)和296亿美元(+31%)的美国农产品。两年时间中国累计进口了1.05亿吨美国大豆(+29%)和363亿美元(+42%)的美国农产品。 但是到了2018年情况就急转直下,中国进口美豆的数量猛跌到489万吨(-7%),价值154亿美元(-24%)。而今年前九个月,虽然中国采购了1053万吨美豆(+1%),但采购的金额却只有138亿美元(+2%)。也就是说在过去三年时间里中国从美国增加了约4000万吨大豆的进口量(+29%),但仅增加了170亿美元的采购额(+4%)。多出来的进口量都是无偿贡献给美国的。 中国为什么会放弃美国大豆?原因在于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必须放开对国内市场的保护。为了保护民族产业,中国政府从2001年开始大幅调降了关税(2001年全国平均关税额为12%,其中大豆为25%,玉米和小麦分别为13%和12%)。据WTO数据显示,2001年中国农业关税总水平已经降低至3.5%,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8%)。
加入世贸后,为保护国内弱势产业,政府又采取了一系列补贴措施——例如通过价格支持计划(PSP)收购滞销农产,并委托外贸公司出口产品以增强竞争力。2001年到2005年间中国的粮食收购价一直维持在高点,2001年和2002年的玉米价格甚至高于2005和2006年的水平。高企的价格自然吸引不了大量外国粮食的流入。 但随着政府补贴计划的退出和关税水平的上升(2013年全国平均关税额为10%,其中大豆加征了5%的进口关税),国外粮食再度流入中国市场。目前中国的粮食安全主要依靠本土生产、储备和外商供应三类渠道实现。近年来国家不断增持储备规模(截至2018年底中央储备粮库存数量达到1.3亿元),同时加强国外供应能力(2016年中粮集团完成对巴西ADM公司、美国邦吉公司和法国嘉吉公司三家企业全球谷物业务的大并购),以确保国内供给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