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字为什么五行?

子程子程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康熙字典》“裕”的字义解释: 《子平真诠》解释“裕”的五行: 上古造字,初分阴阳。故曰阴中寓阳,曰刚柔有济。 《周易·坤卦》“直方大,不习无不利,坤至简也;其德行广大而无私。”又“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凝命,如是,乃能治天下。” 《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犹弗履,惟学则人一能之,己百之。” 先秦道家皆主张无为而治,崇尚自然。如《庄子·至乐》“生亦何欢,死亦何苦。”《庄子·达生》“夫大块(大地)运其气、拂其理,覆露载育万物。”

汉儒董仲舒继承先秦儒家主张,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提倡德主刑辅,治国以教化为先。认为治理国家应该宽严相济,《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宽以济猛,猛以济宽,政是以和。” 唐代韩愈《原道》“惟上知下谓之行,行也者,人君之所为也。” 由此可以看出,古代文人对于“裕”字的字义解释是遵循着这样的路线发展的: 天地——万物——人——行为——“裕”的含义 《康熙字典》把“裕”归入土部的确是有根据的。

东淼涵东淼涵优质答主

实际上,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五行是实际存在的,我们所在的大地山川、我们自身,甚至整个宇宙中,无处不有五行的存在和影响。就拿我们生存的地球来说吧,它的结构主要分为五层,大气层、地壳、地幔、外核、内核,从低到高恰好符合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的次序。地壳、地幔是固态的,也就是金属和石头等我们所说的金;大气层当然是可以看做是木,木从“土”中生,也正好符合地球的实际构造。按照五要素的定义,“土”就是大地,承载着金木水火。“火”我们怎么看待呢?

其实,从大气层到地核,存在着无数的烈焰高热,地核的温度是三千度以上,那可是纯“火”啊。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火”在“金”和“土”的下面,也丝毫不奇怪。而“水”又是如何存在呢?“水在火上”?这又是怎么个情况呢?实际上,地球的外部岩石圈并非一整块坚硬的岩石整体,而是被大大小小的断层和断裂带分割成块,在热而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的地幔物质上不断向下沉陷和向上拱起,形成了高山和大海。而在地幔中存在大量的“水”,虽然不是我们能够看得见的液态水,但和岩石融合成一体的“结合水”和蕴藏在地幔矿石晶体当中“晶格水”总量非常惊人,有人估算相当于地表海洋水的一倍以上。“水在火上”其实也应该是非常自然的事情。

因此,宇宙中存在着无数个五行世界,人类所生存的地球家园,也是一个完美的五行世界。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