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酸钠有什么作用?
玻璃酸钠(Sodium Hyaluronate)是一种高分子多糖,是由D-葡萄糖和N-乙酰氨基葡糖为单糖组成的线性多糖,在生物体内具有广泛的生理功能。1934年由Gleitman等首先从牛眼玻璃体中提取并获得。1975年后,Ferrer等建立了人工合成玻璃酸钠的方法并申请了专利[1],此后各国学者相继建立了不同类型的合成工艺。目前常用的合成方法有氯仿法、氯丙烯法和异丙醇铝法;国内常用的是异丙醇铝法,该方法合成成本低、收率高,所得到的玻璃酸钠颗粒较小且分布均匀,是国内外应用最广泛的合成方法。
2.1 润滑关节 维持软骨表面光滑,减少组织间摩擦,减轻组织损伤,预防关节疼痛,改善运动功能。
2.2 保护腱鞘 防止肌腱磨损,减轻肌腱劳损,改善手部功能,缓解关节疼痛。
2.3 营养关节 通过营养关节达到修复病变关节软骨,促进创伤的愈合,治疗骨关节炎及关节僵硬。
2.4 防止伤口渗漏 当皮肤受损或手术后伤口打开,注射玻璃酸钠可以迅速有效地阻止渗出,预防伤口感染,促进伤口愈合。
2.5 美容保湿 通过注射、静脉输液的方式给人体补充足够的玻璃酸钠,起到保持皮肤滋润、细腻、柔嫩的作用,还可消除皱纹,去除色斑,提亮肤色。
随着生物科技的进步和发展,利用基因工程培养的真皮成纤维细胞,可以直接分泌富含多种活性成分的真皮蛋白液,其中就包括了透明质酸。这些活性成分不仅可以防止紫外线引起的皮肤损伤,改善弹性蛋白酶对弹性纤维的水解能力,还可以增强皮肤屏障,从而起到淡化细纹、紧致肌肤、补水保湿的功效。
临床上使用的玻璃酸钠注射液有两种:商品名为施沛特 的硫酸型玻璃酸钠注射液 以及商品名为瑞普欣 的醋酸型玻璃酸钠注射液 两种溶液剂型的药物成分及含量相同,不同的是酸碱性质的不同,导致两者的沉积特性存在差异。
硫酸型玻璃酸钠注射液pH值较高(为6.3~6.8),在体内代谢缓慢,可以长时间保持高浓度,在关节内持续起效,适用于膝关节炎的治疗;而醋酸型玻璃酸钠注射液pH值较低(为4.5~6.0),在体内代谢快,不能长期保持有效浓度,多用于关节腔内短期的止痛消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