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属土里都是哪些字?
五行,在古代指五种德行,即仁、义、礼、智、信。 现代五行学说以金、木、水、火、土五大元素代表五个季节(春、夏、秋、冬、长夏),与五方(东南中西北)、五色(青赤黄白黑)、五脏(心肝脾肺肾)、五官(眉目口唇鼻)相配,实行相生相克。 古代人认为,人生天地之间,天在上为阳,地在下为阴;人在中间,只有头顶上方寸之地属阳,其余均属阴。
所以,人体器官的阳气分布,也就和五行相生相克的顺序一样了—— 心(火)生土,因此心脏的阳气最盛,而脾胃位于中焦,是气血阴阳交汇之所,所以属于土。 肺(金)生水,所以肺脏的阳气相对旺盛;肝(木)需土相助才能生化,所以肝脏的阳气相对不足;肾脏(水)主冻,需要火的温暖才可以生存,故而肾功能相对虚弱。
中医理论博大精深,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五行学说的基本知识罢了。 所以,如果单从五行生克的原理分析,土生金,所以土属性的文字,当然属于金了。 但是,这样的结论似乎太武断一些吧!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土”字的演变过程就清楚了。 甲骨文的“土”字,像土地的样子,上面的短横,表示地表生长的植物,下面的长横表示土壤。
金文的“土”字,形状变得圆润,上面的“士”表示土地,下面的“土”表示大地。 小篆的“土”字,上下结构的字形出现了分离,上面的一竖写成了一短横,下面的结构变成了“上中下”的结构。
汉代隶书之后,“土”字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上面的偏旁变成了一只“耳朵”,下面的结构变成了左右两个部分。直至现在,“土”字上的偏旁,都保留了这个形状。 而隶书的“土”字,下面的结构又发生了变化,变成了“上下下”的结构。直到今文,“土”字下面的结构几乎没有发生什么大的变化。 也就是说,我们现在看到的“土”字,是和古文字完全不同的一个符号了。而这个符号,是汉朝以后才出现的。
那么,根据近代学者王国维在《古文字构形学》中提出的三书定理,我们可以得知,“土”字下面的结构,应该属于后来添附的文字,而非起源于甲骨文或者金文。 而上述五行学说的书籍,成书于汉朝乃至魏晋南北朝时期,显然不可能用两汉以前的文字写就。既然如此,这些书籍把代表着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土”字归入五行属土,是不是就显得非常勉强了! 其实,“土”字在战国楚简中就已经出现了,形体和上古文字相差无几。
可见,这个字在战国时期应该是属于土生金还是克水,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而秦统一中国后推行小篆,汉朝建立后又普遍使用隶书,“土”字的字形发生了巨大改变的情况下,这些古籍仍然坚持其说,就不值得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