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五行属性是什么?

储湘宁储湘宁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尚书·洪范》记载了箕子向纣王讲授“洪范九畴”,即治国安邦的九个准则。其中第二项是“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这是中国最早出现关于“五行”的文字。虽然后世有人提出商周时代不存在五行观念的论点,但是,这种观点不能得到现代学者的认可。五行观念起源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代或者更早。

在汉代学者许慎所著《说文解字》中,对“行”的字形做了如下解释:“人之步趋也。从之行,象人的两足先后离地。”可见古人是用人的步行来比喻五行的排列。并且“行”在古代还是走的意思,这个意思后来写作“横”。所以许慎进一步解释了“行”的含义:“人之步趋虽不径直,却有秩序。故从‘之’、‘止’。”“行之次第有序。”这就是说五行就像是人的步伐一样,有大有小,但是必须是有秩序的。 那么五行是如何排布的呢?《尚书·洪范》提供了三种排序方式。

第一种是以水火为首,其次是金银木土;第二种是以木火金水为序,土位于最后;第三种以金水木火为序,土又处于最后。《国语·周语上》还介绍了另一种排序,与第一种相似,但是去掉了中间的“金”,添加了“水”和“火”。这几种排列方式的源头,恐怕都可以追溯到神农氏炎帝时代。那么为什么这些古代先贤要设置出这样的次序呢?他们是不是有什么依据呢?

我们认为,先秦诸子百家的著作里提到过“五行相得”“五行相害”“五行相生”等概念。其实这已经透漏了“五行相位”的重要信息。那就是五行必须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样才能做到“相生”或者“相克”。如果是两个元素相互影响的话,那它们就必须处于同一位置。

比如宋代张载提出的“五行相生”中的“生”就是由低到高依次生发,他的“五行相克”中的“克”就是由高到低依次制约。明代《周易本义》作者朱熹认为“五行”就是“五个行星”,他根据《周礼》“祀日、月、星、辰”的记载,指出日月星辰的运行有一定的轨迹(也就是“行”)。因此他把“水”“火”“木”“金”“土”称作“五行”。这五种物质是由低纬向高纬依次生成的。

叶轩江叶轩江优质答主

“五”是一个抽象概念,代表的是天地人鬼神五种行为规范和意识理念的集合体,而不是具体的天文历法数; “行”表示的是行为的实践状态及结果(当然还有过程),不是具体的物理运动形态或化学变化历程 因此说“五行”是“天人感应、阴阳相感”的运动规律更为恰当一些。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