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乒乓球的原理?
这是个很好玩的问题,我试着用通俗的语言解释一下。 首先我们得明确两个概念,“还原”和“倒角”。
所谓“还原”指的是将球从非圆形表面(比如桌面对乒乓球的曲面)恢复到圆形表面的运动过程。而“倒角”则是将球从一个圆形表面(比如球拍)转移到另一个圆形表面(桌面)的运动过程。由于乒乓球是圆形的,因此任何一次击球必然同时包含“复原”与“倒角”的过程。
以乒乓球撞击球的桌面为例——当乒乓球从高处落下撞向桌面时,在碰撞的一瞬间,它是一个运动的圆;随着旋转作用的展开,它在水平方向上的速度逐渐被抵消,从而形成向下的加速度,完成“还原”的过程并产生击球的声音;与此同时,它也在垂直方向上加速下滑,此时若球不旋转,则最终会向下运动直到接触地球表面并发出声响,这个过程就是“倒角”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控制“还原”与“倒角”两过程的比例来控制发球的速度和旋转。
那么什么是影响发球快慢和旋转的因素呢? 首先是击球点的位置。我们知道,在同样力度的情况下,如果击球点越高,则产生的线速度越快;反之,如果击球点越低,所产生的线速度越慢。因而可以根据这个原理来调整手指发力,做到有快有慢。
其次是挥拍的弧度。这就像甩鞭子一样,只有充分拉长肌肉,才能产生足够的动能。而如果用力过于前倾或后仰都会导致力量传递不畅。当然,在实践过程中还需要注意其它一些细节问题,这里就不再多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