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行火属哪个方?
“五行”指的是金、木、水、火、土,其中每行都有阴阳之分,阴为内,阳为外; 木火土金水,顺序是: 水在北方,方对应着八卦中的坎卦。 木在东方,也就是震卦,对应着春天的生气。 火在南方,就是离卦,对应了夏天的阳气。 金在西边,兑卦,对应秋天的凉气。 土在中宫,也就是坤卦,对应长夏的湿气。 火在南方,离卦,对应夏天的阳气。 水在北方,坎卦,对应冬天的寒气。
所以从上面的排列可以看出,水是克火的,然而冬天却是最适宜取暖的季节。为什么呢?因为火在夏天是极盛之时,需要水的制衡,而冬天水当令,可以制衡火而不伤,这是五行中“既济”之象(既济:水火既济)。 另外,五行的相生相克也是循环往复的,比如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周而复始。所以说“水生木,木生火……”这个说法是不正确的。
中医里的五行,是指将宇宙万物划分为五种属性,并说明五种属性之间关系的哲学思想。五行指木、火、土、金、水。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是由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构成的,五者相生相克,相互制约相互维持平衡而推动事物的发展变化。“五行学说”起源很早,《尚书·洪范》已有记载,战国时期已普遍应用在解释自然现象和阐述医学理论及诊断治疗疾病中。
在传统五行学说中,每一种属性都有“阳性”和“阴性”之分。“阳性”属性有:东方、春季、风、肝、胆、眼、酸味、生、青、蹄甲、握拳、呼、角音、膻中、爪、青色、诸筋、毛、怒等。“阴性”属性有:大寒、大热、诸风、诸痈肿、诸气、诸胀、小热、惊恐、忧、小寒、哭泣、忧思、烦、笑、怒、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