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的五行是什么?

鄢家豪鄢家豪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伏”字的基本含义是“隐没”,由此引申出“安”“休”等含义。 《说文·示部》:“伏,隐也,从示,从人,会意。” “伏”字的本义与“示”有关。“示”又怎样理解呢?“示”的字形演变如下: 上面这些字都带“示”字旁,且字形变化规律明显,易辨识,因此可理解为“示”是古代祭祀时的一个摆放着祭品的架子——这个架子上放着供品,人站在旁边(示)。那么这个放着的供品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看“示”的一个异体字——“礻”(如下图): 这个“礻”字形的意思更明确:中间是一根棍棒,两侧各有一只手(或表示手的图案),上面是一个三角形,下面是一个短横。这似乎是在比喻在祭祀时人们以双手捧着一块长方形的祭品(像一根棍子),举过头顶,鞠躬敬神。这样的祭拜动作显然是为了表达人们对神明尊敬的“伏”,也就是“隐”。所以“伏”字的基本含义就是“隐藏”、“不显露”。由此引申出“驯顺”、“敬服”之义。

我们再来看“伏”的其他含义是怎么得来的。由“埋伏”我们能联想到“潜伏”、“伏击”,这些都是“伏”字延伸出来的含义。而由“服伏”我们可以得到“屈服”、“伏罪”。由于“伏”有“低、下”之意,所以能组成“伏卧”、“伏案(低头工作)”,这些也都继承了“伏”的本体意义。古人体温正常值比现在高,夏天又容易中暑,所以“中暑”也称“中伏”;农历每个月的中旬叫“上伏”或是“初伏”,末旬叫“中伏”或者“三伏”。这“三伏”中的“伏”当然也是“隐”的意思了……这样“伏”的许多意思就串起来了!

冼蕾帆冼蕾帆优质答主

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种系统观,广泛地用于中医学、占卜、农历等学科。“五行学说”来源于我国的最古老的典籍《尚书·洪范》,认为万事万物皆可按“木、火、土、金、水”五类元素进行分层,描述其属性,并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属性及其相互关系。

中医运用阴阳五行学说将人体各部相互联系起来,形成一个以五脏为中心,配五体、六腑、五官、五华及自然界的五方、五气、五色、五味相统一的整体。根据这个理论,人体的五脏与外界的五音(角、徵、宫、商、羽)、五行、五气、五味相感应,如果过度食辛味(即过食葱、姜、蒜、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则会“发散不经由小汗腺、大汗腺,而是从毛囊口处溢出,溢出时往往不是单独的汗液而搀杂皮脂、角质碎片等等,中医称之为“腠理失密”,西医称之为“溢脂”;西医认为多和雄性激素及皮脂腺过度活跃有关。

按五行理论,汗为心之液,而辛味入肺,肺在五行为金,心在五行为火,金克火,因此辛走肺而耗伤心之液体,导致心(神)失养而不固。同样道理,发为肾之华,过度食咸味(即多食椒盐、腌腊制品)则会耗伤肾之精气,发质失去肾精充足濡养而枯槁。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