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属于什么生肖?
寅虎,十二生肖之一,地支的第三位。
《礼记·檀弓下》中载有“幼名曰角,虎曰寅”;汉郑玄注云:“寅,兽名,象形。” 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载:“寅,夷申切。兽名,象形。” 段玉裁注云:“寅者,阴兽也……古人于十二辰顺次序命为阳。” “寅”字的字义是“光明”“大”,与虎相关的词语,多是与“寅”有关的字形或读音相同、相近的字。
如引(寅)、演(寅)、延(寅)、延引(寅)、垠(寅)、殷(寅)、陨(寅)等。 由此可以看出,“寅”即是“虎”的古文字形。 从目前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寅”的字形,像两只重叠在一起的老虎头颈和肩背部之形。西周金文则将“寅”的字形变为上边一横表示头部,下边上下各三短横表示身体。
春秋战国时的铁镰山秦简、睡虎地秦简“寅”的字形仍继承金文,只有极个别的木简出现将“寅”写成从“人”从“示”的结构。秦统一中国后推行小篆,“寅”的字形又变成从“广”从“高”。汉朝的隶书则是从“广”从“高”,到了晋代变成了从“广”从“辛”。
至今汉字简化字体中的“寅”都是从“广”从“辛”,而古代的“寅”却是从“广”从“高”。
生肖,属相。中国民俗文化的十二生肖,在十二地支中对应十二个动物。生肖和星座一样,是人们对出生年份有特殊兴趣和迷信的标志。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出土的秦简《日书》记载,老鼠是12个神物。
子(鼠)时:十一晚上十一时——一点。相传子(鼠)时,老鼠活跃。
寅(虎)时:夜里三一点时——五——点。相传寅(虎)时,老虎到处巡游,一展虎威。
卯(兔)时:午夜五时——七时。相传卯(兔)时,月亮还没全消,月亮乌兔,仍在徘徊。
辰(龙)时:午夜七时——九时。相传辰(龙)时,此时群龙行云布雨,神龙以出。
巳(蛇)时:中午九时——十一点。相传巳(蛇)时,此时阳气已动,群蛇出洞。
午(马)时,午时:十一点——下午一点。相传午(马)时,此是一天最热之时,马上要汗流浃背。
未(羊)时:午时——下午三时。相传未(羊)时,此时,羊放牧了一天饥渴了,正在吃草。
申(猴)时:下午三时—五时。相传申(猴)时,猴子这个时候顽皮贪吃。
酉(鸡)时:五时—七时。相传酉(鸡)时,此时酉鸡回到窝里,要归巢栖息。
戌(狗)时:七时—九时。相传戌(狗)时,此时夜幕降临,狗要守在家门口看家护院。
亥(猪)时:晚上九时—十一时。相传亥(猪)时深人夜了,猪圈里的猪要回归槽头,一睡睡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