菡在五行属性是什么?

耿侠英耿侠英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1.从甲骨文来看,“卉”的右边就是两朵花,中间夹着一支箭的样子。所以《说文》里解释它是“草之花也。从艸化聲”。 “花”是象形字。像花朵的形状。它的本义是“草木的花朵”,引申为“像花朵一样美丽的东西”“美女的脸庞”[2]。 从甲骨文的字形看,花的上半部分像花瓣,下半部分像花托和花萼;而“卉“的字形则像是两朵花瓣的花被折断了,插上了箭头(或刺矛)的样子。 所以,许慎认为花与卉都是草之花的意思,只是二者字形不同而已。但许慎并没有给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及演变过程。 现代汉语中,“花”一般用来表示各种开花植物以及它们的果实种子等形态结构,比如“菊花、梅花、荷花”等等;而“卉”则用来泛指花草树木的通称[3]——从这个角度来看,它确实更接近于许慎所说的“草之花”的含义了。

2.关于“菡”字的起源,目前还不太清楚。 但是根据现有资料来看的话,似乎可以确定“菡”与“华”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因为“华”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青铜器铭文中,它的原意是指花朵盛开的样子——“華,芳華也”(《说文解字·華字》)。因此可以推测出“菡”的原型应该也是形容花儿开放的模样。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出现了“菡萏”这个词了——它由两个汉字组成,前一个是“荷”,后一个是“萏”。这两个字都用来描述荷花(即莲花),不同的是:前者用于书写莲花的茎部及其叶柄等部位;而后者则专门用来描写莲花的雄蕊与雌蕊部位(参见下图) 综上可以看出:在古代汉语语境下,“菡”与“华”这两个字所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花开之貌”——只不过前者侧重于表现花朵开放时的整体样貌,后者突出呈现的则是花卉各部位的特征罢了;并且由于它们都与“荷”有关联性(虽然不知道这种关联具体是怎么形成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用“双关语”的方式来互相开玩笑取乐——这就是“菡萏之争”的由来吧!

优质答主

《康熙字典》里有记载“菡”字的五行属木,是荷花的别名。 (《康熙字典·集韵》) “菡”字本义指荷叶。《楚辞·离骚》中有“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所以用“菡”来称荷花是有根据的。而“香”则是古代诗人赋予它的一种意象特征,因为莲和荷的气味芬芳清香且幽雅,由此而衍生了“香气四溢”“香远益清”等词语。

古人也常拿莲花来做比喻和象征,比如周敦颐《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然,濯清涟而不妖”;苏轼《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有“接天莲叶无穷碧”;陆游《观藕花》有“白莲藕花满塘香”等等。 而今,人们更常用“莲”来代指这种水生植物了。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