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五行属于什么?

浦文燕浦文燕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说文解字》云:“五,五常之道也”;又曰:“一曰阴阳,二曰冬夏,三曰晨暮,四曰前后,五曰左右”(许慎认为“五行”的“行”读如“形”);还引《书》孔安国注:‘水、火、金、木、土,五行’。 《洪范》云:“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古人所谓五行,并非今人所说的五种元素或物质。实际上它是一种取象于自然界的符号系统,用以表示并说明各种事物以及天地间万物的特性、功能及其相互关系,并且在此基础上推演出各种规则和规律等,以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根据《尚书·洪范篇》记载,“五行”是五种基本的行为法则和模式(参见上图),也就是所谓的“善,仁,礼,信,义”——这就是“正五行”了。 而《淮南子•天文训》则认为五行是“金”“木”“水”“火”“土”这五种物质的运行与变化——这就是“逆五行”或者说是“相克之五行”。而《吕氏春秋·季秋纪·孟春纪》中则有“木”“火”“土”“金”“水”这五行的排序(顺五行)——“此谓五行莫正于东……五行莫正于春……” 这三种五行说其实都反映了古人的一种朴素的观点:即万事万物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体。他们试图通过找出这些对立统一的矛盾双方,并用它们来解释自然界及人类社会中的诸多现象。而在所有的矛盾之中,无疑最重要的一种就是对立统一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因此,在《尚书·洪范》篇中所提到的这五种基本的行为准则和模式,其实就是后世人们所熟知的“相生”与“相胜”(“克”通“胜”)的关系。

既然古人认为“相生”和“相胜”就是事物的本性(或者说本质)的话,那么对于任何事物来说只要存在这种两两之间的关系就必然会产生相应的善恶,故称之为“五德”,亦称“德行”一一这个观念一直到汉代才被正式确立下来并被广泛接受。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中国古人在研究人与自然的关系时从一开始便遵循着这样的一个逻辑:首先确定某一事物所具有的性质;然后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另一事物;接着再据此分析出该种性质所包含的道德含义;最后再将这一整个分析过程归结为“五德”说。 总之,按照上述的逻辑来看待这个问题:先秦时期所推崇的“正五行”思想应该算是古代中国人的主流价值观吧!而到了秦汉之后被广为接受的则是西汉初年所确立起来的“五行德性论”体系.这也正是司马迁在撰写《史记》时为什么要在书中大量使用“五德终始”原理的根本原因所在。

至于题主所说到的那个“恶五行”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想应该是指东汉末年董卓挟持汉献帝移都长安后推行的一种政治制度——“五德代王制”(详见《三国志•魏书•武帝纪第一》)。这种制度规定:凡是在这一年里出现了新皇帝的话,就必须改换王朝的年号.而且还得选择新的国姓.以此来表明自己是应天受命于苍龙(青龙,五行属木)而登基即位的天子!

党伟珍党伟珍优质答主

《黄帝阴符经》中讲“天生万物以地制之”。 然后,在自然界中,人类是处于食物链的顶端(除了人以外的动物都怕我们)——这是从阴阳平衡的角度讲的; 最后,既然人类是处在生态圈的顶端,那么我们就应该对自然界的其它物种给予保护,这样才是公平的; 在这个地球生态圈系统里,人类的道德体系就是由社会分工决定的,而社会的分工又是由生产力水平决定的(因为生产关系决定的社会地位也是通过暴力手段获得的)…… 我们所提倡的人类道德标准应该是来源于大自然本身的。

所以,我认为,如果将人的价值观放在自然界的客观环境中考虑的话,那么,“恶”是不合理的,或者说是一种违背了公平原则的存在。 因为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都是在为整个大生态服务着,而不是在为个人服务的。 但现在的人却常常为了个人的私欲破坏了大自然的和谐和整体的利益。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